為做好我縣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根據《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省縣域內片區劃分的指導意見〉〈關于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川委廳〔2021〕53號)文件要求,縣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后半篇”文章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等部門,研究起草了《資中縣縣域內片區劃分方案(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請將意見建議反饋至郵箱416899147@qq.com,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16日。
附件:資中縣縣域內片區劃分方案(征求意見稿)
資中縣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后半篇”文章專項工作領導小組
2021年12月10日
資中縣縣域內片區劃分方案(征求意見稿)
一、資中縣基本情況
資中縣東鄰資陽市安岳縣、內江市東興區,南接內江市市中區、威遠縣,西毗眉山市仁壽縣、內江市威遠縣,北連資陽市雁江區,距成都143公里,離重慶197公里,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走廊腹心節點,進入“成都半小時交通圈”和“重慶 1 小時交通圈”,是川南經濟區與成都都市圈協同發展的橋頭堡。資中縣地處榮威穹窿西北翼尾端斜層地帶, 整體呈現“八分丘陵兩分山”的布局,地形西南高,東及東北部低,境內最高點(新橋鎮杉樹坳)海拔739.8米,最低點(銀山鎮沱江水面)海拔298米。資中縣常住人口84.56萬人,城鎮人口33.54萬人,城鎮化率39.66%,處于城鎮化水平加速階段,共轄22個鎮,366個村(社區),其中村301個、社區65個。2020年末地區生產總值283.78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達38068元、17592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9.9:28.4:41.7。
二、片區劃分
(一)片區劃分總體考量
片區數量考量。省上《關于全省縣域內片區劃分的指導意見》明確:“一個縣域內鄉鎮級片區數量一般為3至7個,原則上一個鄉鎮級片區由2至5個鄉鎮(街道)組成,單個鄉鎮(街道)體量較大、地理位置獨特或縣域內鄉鎮(街道)數量較多的可不受此限”。資中縣轄鎮數量22個,按照指導意見,結合我縣關于“加快建設成渝主軸綠色產業強縣活力文化名城”的發展定位,初步考慮設7個片區。中心鎮設置考量。資中縣域總體上呈現下窄上寬的“凹”形,中心城區大體在縣域居中位置,結合各片區的特殊性,部分片區設置“雙中心”。因此擬在中心城區及東南西及兩個凸角5個方向共設置9個中心鎮,相應設置適宜的副中心鎮。片區劃分考量。一是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后,資中縣沒有體量非常大、地理位置十分獨特的鄉鎮,不宜單獨1個鄉鎮劃為1個片區。二是西北部球溪鎮、發輪鎮毗鄰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為承接臨空產業,宜劃在同一片區。三是西部羅泉鎮、鐵佛鎮同為歷史文化名鎮,產業相近,與高樓鎮、歸德鎮、魚溪鎮種植業經濟發達、交通聯系緊密,宜劃在同一片區。四是西南部新橋鎮、雙河鎮地形條件相似,均屬于生態保護重要區域,白云峽森林公園分布在兩個鄉鎮鎮域內,宜劃入同一片區。五是中部水南鎮、重龍鎮、明心寺鎮、雙龍鎮都有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分布,宜劃入同一片區。六是南部銀山鎮、公民鎮、陳家鎮地勢較為平坦,主導產業為現代農業,宜劃分在同一片區。七是東部太平鎮、獅子鎮同東北部的馬鞍鎮、龍江鎮、孟塘鎮交通聯系較弱,不宜劃為同一片區,太平鎮、獅子鎮主導產業是傳統糧油種植,在交通方面可通過縣道直達中心城區,馬鞍鎮、龍江鎮、孟塘鎮主導產業是種養和觀光旅游,交通方面可通過國省道直達中心城區,宜分開劃分為兩個片區。綜上所述,經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確定了資中縣縣域內劃分為7個片區的初步方案。
(二)片區劃分初步方案
資中縣擬劃定為7個片區:資中城鎮綜合經濟片區,設水南鎮、重龍鎮為中心鎮;資中臨空產業承載片區,設球溪鎮為中心鎮,發輪鎮為副中心鎮;資中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設魚溪鎮、羅泉鎮為中心鎮;資中生態康養綠色循環發展片區,設雙河鎮為中心鎮;資中現代農業示范片區,設銀山鎮為中心鎮;資中糧經統籌示范片區,設龍江鎮為中心鎮,孟塘鎮為副中心鎮;資中優質農業提升片區,設太平鎮為中心鎮。
三、片區基本情況
(一)資中城鎮綜合經濟片區
基本情況:片區包含重龍鎮、水南鎮、明心寺鎮、雙龍鎮,設水南鎮、重龍鎮為中心鎮。片區幅員面積為333.62平方公里,85個村(社區),常住人口315673人;有幼兒園51所(其中公辦15所,民辦36所),小學教學點4所,小學23所,九年一貫制7所,初級中學2所,完全中學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職業高中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集貿市場4處,鄉鎮衛生院4所,縣級醫院4所,民營醫院8所,養老院8所。
產業基礎:重龍鎮、水南鎮、明心寺鎮、雙龍鎮產業相通。工業方面,現有規模以上企業20家,水南鎮、明心寺鎮工業基礎好,擁有省級經開區核心區12.63平方公里,包括鳳凰工業園、明心食品園兩個工業園區,已入駐企業48戶,投產29戶。農業方面,明心寺鎮正在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雙龍鎮種植業較發達,片區內有糧食種植面積13.65萬畝,總產4.15萬噸,油料作物2.5萬畝,總產0.37萬噸,蔬菜1.71萬畝,總產4.53萬噸;水果種植1.1萬畝,總產1.09萬噸,其中柑橘1.09萬畝,總產1.08萬噸。旅游資源方面,重龍山風景名勝區AA級旅游景區、沱江新畫廊。服務業方面,片區內已形成中國資中·新發地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和資中國際商貿城,城市南岸·匯金-中鐵商圈、城市北岸·古城-馬房街商圈“兩城兩圈”的中心城區商業布局。
片區定位:依托中心城區建設,形成城鎮綜合經濟片區,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致力六化協同發展,帶動全縣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通過成渝復線、樂資銅高速、資東快速、樂資犍高速形成的環城路網,細化中心城區道路交通,依托內連外暢的交通體系,引導人口、資源、產業向中心城區集聚,形成文化商貿中心、綜合服務中心、現代服務業集聚地。
(二)資中臨空產業承載片區
基本情況:片區包含球溪鎮、龍結鎮、發輪鎮,以球溪鎮為中心鎮,發輪鎮為副中心鎮。片區幅員面積為249.41平方公里,52個村(社區),常住人口106490人;有幼兒園23所(其中公辦12所,民辦11所),小學教學點10所,小學14所,九年一貫制3所,初級中學2所,完全中學1所,高級中學1所,集貿市場4處,鄉鎮衛生院3所,養老院4所。
產業基礎:球溪鎮、發輪鎮、龍結鎮產業相通。工業方面,片區內規劃建設臨空產業經濟區,面積為15平方公里,現有規模以上企業4家,規模以下企業30余家,年產優質食用酒精1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100萬噸,擬入駐玲瓏輪胎、四偉塑膠環保包裝材料、鴻圖超越密封件等臨空制造業企業。農業方面,片區內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資中鯰魚,鯰魚養殖規模0.028萬畝,年產量0.022萬噸,“資中血橙、大雅”等名優特新跨季水果種植達3.6萬畝。服務業方面,片區內有發輪臨港物流基地、順河場物流園區,余家場康養老人服務中心項目已初具規模。
片區定位:利用毗鄰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區位優勢發揮球溪鎮高鐵優勢和發輪鎮的區位優勢,以綠色工業、航空產業等為主導產業,整合經濟林盤、康養產業,優質水果種植等資源,以臨空經濟產業園為主體擴大資源配置范圍、重塑資源配置方式,打造成為“資源新中心,臨空產業城”,作為資中縣對接成都經濟圈的第一站。
(三)資中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
基本情況:片區包含魚溪鎮、羅泉鎮、鐵佛鎮、高樓鎮、歸德鎮,以魚溪鎮、羅泉鎮為中心鎮。片區幅員面積為390.49平方公里,86個村(社區),常住人口140573人;有幼兒園22所(其中公辦9所,民辦13所),小學教學點3所,小學18所,九年一貫制6所,初級中學2所,完全中學1所,其他中職機構1所,集貿市場6處,鄉鎮衛生院5所,養老院8所。
產業基礎:魚溪鎮、羅泉鎮、鐵佛鎮、高樓鎮、歸德鎮以歷史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特色種植為主,產業相近。農業方面,片區內有不知火2.45萬畝、枇杷特色種植2.48萬畝,生豬規模養殖場53個,糧食種植面積32.97萬畝,總產11.92萬噸,油料作物6.8萬畝,總產1.01萬噸,蔬菜6.61萬畝,總產17.87萬噸;水果種植10.56萬畝,總產13.02萬噸,其中柑橘7.73萬畝,總產10.66萬噸。旅游資源方面,片區內有AAAA級旅游景區羅泉古鎮、鐵佛古鎮、響水灘鄉村記憶、云嶺金秋·峽水潭、五指山農旅康養生態園。
片區定位:依托羅泉鎮和鐵佛鎮歷史文化名鎮,魚溪鎮圣靈山的地質資源、農旅康養生態等項目,結合高樓鎮、歸德鎮特色種植資源,打造旅游環線,實施“農業+文化+旅游”策略,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生態創新發展,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閑度假、鄉村風情、特色種植產業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提高資源價值轉化率。
(四)資中生態康養綠色循環發展片區
基本情況:片區包含雙河鎮、新橋鎮,以雙河鎮為中心鎮。片區幅員面積為201.02平方公里,36個村(社區),常住人口59417人;有幼兒園12所(其中公辦8所,民辦4所),小學教學點7所,小學6所,九年一貫制5所,完全中學1所,集貿市場2處,鄉鎮衛生院2所,養老院3所。
產業基礎:雙河鎮、新橋鎮是資中縣榮威穹窿地貌所在鎮,產業高度相似。片區內有林地71.3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34.91%,有“資中第一山,川中小青城”之稱的白云山風景名勝區,水映雙橋、百合屋基、云嶺金秋等觀光農旅項目。工業方面,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2家,重點謀劃建材、煤礦、白石等產業技改、產業延鏈升級,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片區定位:以新橋獨特的自然資源、林地資源為載體,依托優質的煤、天然氣等礦產資源促進產業延鏈升級,共建資中西南生態屏障。將片區發展為集“生態康養+循環農業+綠色循環能源”于一體的生態康養綠色循環發展片區,打造“資中綠肺”碳匯區,持續推進綠色循環經濟發展。
(五)資中現代農業示范片區
基本情況:片區包含銀山鎮、公民鎮、陳家鎮,以銀山鎮為中心鎮。片區幅員面積為198.39平方公里,40個村(社區),常住人口88874人;有幼兒園11所(其中公辦3所,民辦8所),小學教學點2所,小學6所,九年一貫制8所,完全中學1所,集貿市場5處,鄉鎮衛生院3所,養老院7所。
產業基礎:銀山鎮、公民鎮、陳家鎮產業相近。片區內有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國家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四川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蠶桑產業融合示范園區,是柑橘“五良”融合發展示范區、萬畝血橙示范片、“資中血橙出境新鮮水果果園”示范區、橙堡魚鄉融合發展示范園、省縣共建五良融合宜機化改造樣板區核心區。已建成血橙智慧精準管理服務平臺,正加快推動智慧果園0.4萬畝物聯網基地示范區建設。片區內有資中縣鄉村振興學院、資中縣委黨校、五良融合農機展示中心。農業方面,建成0.51萬畝糧油宜機化農田,有蠶桑0.65萬畝;近10年肉類年均產量0.427萬噸,占全縣肉類總產量的4.16%。工業方面,現有規模以上企業8個。
片區定位:依托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優勢,以萬畝血橙“經濟林盤+田園”為本底,重點建設銀山田園綜合體、萬畝血橙主題公園、橙堡魚鄉主題公園,協同陳家鎮桑蠶養殖、柑橘種植,公民鎮黑豬養殖,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現代農業,打造成渝優質綠色農產品基地。建成高新農業推廣、促進農旅融合、休閑度假的鄉村振興樣本。
(六)資中糧經統籌示范片區
基本情況:片區包含龍江鎮、孟塘鎮、馬鞍鎮,以龍江鎮為中心鎮,孟塘鎮為副中心鎮。片區幅員面積為225平方公里,40個村(社區),常住人口79650人;有幼兒園15所(其中公辦5所,民辦10所),小學教學點11所,小學10所,九年一貫制3所,完全中學1所,職業高中學校1所,集貿市場3處,鄉鎮衛生院3所,養老院3所。
產業基礎:龍江鎮、孟塘鎮、馬鞍鎮以優質糧油生產為主,產業相近。片區內有高標準農田8.163萬畝,優質稻種植結構調整項目推廣“稻香杯”優質稻2.38萬畝,產油大縣項目 “雙低”油菜2.4萬畝。旅游方面,片區內有孟塘里.鄉情AAA級旅游景區、龍江湖等優質旅游資源。工業方面,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個。
片區定位:利用濛溪河流域優質的土壤及較平坦的地形條件,圍繞精品果蔬種植、優質糧油種植、精品水稻種植、水產休閑農業、有機水稻種植,開展精品示范,以質興農,將片區打造成糧經統籌示范片區,同時以龍江湖為核心開發特色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七)資中優質農業提升片區
基本情況:片區包含太平鎮、獅子鎮,以太平鎮為中心鎮。片區幅員面積為136.9平方公里,27個村(社區),常住人口54902人;有幼兒園12所(其中公辦6所,民辦6所),小學教學點2所,小學5所,九年一貫制4所,完全中學1所,集貿市場3處,鄉鎮衛生院2所,養老院4所。
產業基礎:太平鎮與獅子鎮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產業相近。片區內農產品產量高,建成高標準農田7.144萬畝,水稻、玉米、薯類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2.97萬畝,年產量9.89萬噸,油菜、花生、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20萬畝,血橙種植面積0.283萬畝,小龍蝦養殖面積0.3萬畝,生豬養殖規模場20個。農產品加工方面,現有食品加工企業共6家。2020年,片區內以太平鎮為主會場,獅子鎮為分會場,舉辦了資中龍蝦節。
片區定位:太平鎮協同獅子鎮緊緊圍繞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促進農業提質升效,培植和發展農業產業,以創建省級“魚米之鄉”示范鎮為目標,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穩定發展糧食、油菜、蔬菜等傳統產業,加快稻蝦養殖產業園區建設,形成優質農業提升片區,爭創“糧油生產基地”。
村級片區劃分充分傳導鎮級片區確定的發展產業戰略,注重突出產業發展導向,進一步細化為76個村級片區。
四、片區劃分理由
(一)資中城鎮綜合經濟片區
從歷史沿革上看,四個鄉鎮相鄰,緊密相連。從交通上看,成渝復線、樂資銅高速、資東快速、樂資犍高速形成的環城路網,中心城區道路網的建設互連互通十分便捷。從人文上看,重龍鎮、水南鎮、明心寺鎮三鎮為主城區重點鎮,三鎮人脈相連,雙龍鎮與城區距離近,人文交流密切、風俗習慣相似。從產業發展上看,重龍鎮、水南鎮、明心寺鎮產業較為豐富,雙龍鎮狀元文化以及豐厚的生態資源使得服務業有所提升。綜上所述,將重龍鎮、水南鎮、明心寺鎮和雙龍鎮劃分為一個片區。
(二)資中臨空產業承載片區
從歷史沿革上看,球溪鎮、發輪鎮、龍結鎮三鎮撤鄉并鎮之前部分鄉鎮區域有交集,三鎮緊密相連。從交通上看,球溪鎮、發輪鎮、龍結鎮三鎮地理相通,不但有縣道縱橫貫通,還有眾多村道互連互通。從人文上看,球溪鎮、發輪鎮、龍結鎮人脈相連。從地形地貌上看,球溪鎮、發輪鎮、龍結鎮均屬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從產業發展上看,球溪鎮、發輪鎮、龍結鎮產業相通,為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產業,產業高度相似且具有延續性。綜上所述,將球溪鎮、發輪鎮、龍結鎮劃分為一個片區。
(三)資中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
從歷史沿革上看,羅泉鎮、魚溪鎮、高樓鎮、鐵佛鎮、歸德鎮五鎮在撤鄉并鎮之前部分區域有交集,行政區劃調整后,五鎮依舊緊密相連。從交通上看,魚溪鎮通過321國道、歸沙公路等主干道與片區內其他鄉鎮聯系緊密,可形成“半小時”交通圈,五個鎮之間還有縣道、村道縱橫貫通、互連互通。從人文上看,五個鎮人文交流密切、風俗習慣相似。從地形地貌上看,羅泉鎮和鐵佛鎮海拔較高,主打旅游文化,而其他三個鎮地勢較低,很好形成農旅產業融合區。從產業發展上看,魚溪鎮礦產資源豐富、采礦業優勢明顯、服務業初具規模,羅泉鎮和鐵佛鎮歷史文化豐富,旅游業比較有優勢,而高樓鎮和歸德鎮則以現代農業為主。綜上所述,將羅泉鎮、魚溪鎮、高樓鎮、鐵佛鎮、歸德鎮劃分為一個片區。
(四)資中生態康養綠色循環發展片區
從歷史沿革上看,雙河鎮為原公民區管轄范圍,兩鎮緊密相連。從交通上看,雙河鎮內有G247國道、縣道貫通,新橋鎮位于雙河鎮半小時交通圈內,兩鎮之間還有村道互連互通。從人文上看,歷史上雙河鎮和新橋鎮聯系緊密,人文交流密切、風俗習慣相似。從地形地貌上看,雙河鎮、新橋鎮均位于穹窿地貌區域,特有的地形地貌讓兩鎮之間聯系更密切。從產業發展上看,雙河鎮礦業、內江黑豬、精品農業等特色產業突出、服務業初具規模,新橋鎮具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綜上所述,將雙河鎮和新橋鎮劃分為一個片區。
(五)資中現代農業示范片區
從歷史沿革上看,銀山鎮為原銀山區所在地,3個鎮長久以來就緊密相連。從交通上看,銀山鎮內有321國道和省道、縣道,而公民鎮有國道、縣道,陳家鎮僅有縣道,三鎮之間有村道互連互通,交通聯系緊密。從人文上看,歷史上銀山鎮、公民鎮和陳家鎮聯系緊密,人文交流密切、風俗習慣相似。從地形地貌上看,銀山鎮、公民鎮和陳家鎮均位于資中縣東南部區域,地形地貌相似,較為開闊平坦。從產業發展上看,三個鎮產業結構相近。綜上所述,將銀山鎮、公民鎮和陳家鎮劃分為一個片區。
(六)資中糧經統籌示范片區
從歷史沿革上看,龍江鎮、孟塘鎮為原龍江區管轄,三鎮長久以來就緊密相連。從交通上看,龍江鎮境內有247國道貫通、縣道,而孟塘鎮、馬鞍鎮及龍江鎮三鎮之間有村道互連互通,半小時到達龍江鎮,交通聯系緊密。從人文上看,孟塘鎮、馬鞍鎮及龍江鎮聯系緊密,人文交流密切、風俗習慣相似。從地形地貌上看,三鎮均位于資中縣東北部區域,位于最北端的孟塘鎮地勢較馬鞍鎮和龍江鎮陡一些,其他兩個鄉鎮地形地貌相似,較為開闊平坦。從產業發展上看,三個鎮產業結構相近,以優質糧油種植為主,農業產業發展一體,龍江鎮的旅游資源更為豐富。綜上所述,將孟塘鎮、馬鞍鎮、龍江鎮劃分為一個片區。
(七)資中優質農業提升片區
從歷史沿革上看,太平鎮為原太平區所在地,與獅子鎮緊密相連。從交通上看,太平鎮與獅子鎮鎮域內僅有縣道,鎮之間通過縣道互連互通,交通聯系緊密。從人文上看,太平鎮和獅子鎮人文交流密切、風俗習慣相似。從地形地貌上看,太平鎮和獅子鎮地勢較為開闊平坦。從產業發展上看,兩個鄉鎮產業結構相似,以農業為主,太平鎮圍繞生豬、稻蝦、稻魚等種養殖業,獅子鎮則是糧食、油菜、蔬菜等傳統產業。綜上所述,將太平鎮和獅子鎮劃分為一個片區。
五、中心鎮設置理由
(一)資中城鎮綜合經濟片區
一是資中縣城建成區主要分布于水南鎮、重龍鎮兩個建制鎮,以沱江為界,沱江以北為重龍鎮,以南為水南鎮。水南鎮為資中縣人民政府駐地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重龍鎮則是主城區重點鎮,以旅游服務和文化功能為主,是資中縣的文化商貿中心。二是這兩個鄉鎮具有交通優勢,廈蓉高速、成渝鐵路、樂山—資中高速、資東快速路等公路貫穿這兩個鄉鎮,對外交通聯系密切且方便。三是沱江貫穿重龍鎮與水南鎮,依托交通優勢以及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沿江上下游很好的聯系與帶動周邊鄉鎮發展。四是水南鎮內有幼兒園10所,小學2所,中學4所,重龍鎮內有幼兒園7所,小學5所,中學2所,教育資源豐富且兩個鄉鎮內行政辦公機構完備,公服設施方面較雙龍鎮和明心寺鎮更為完備,優勢更為突出。綜上所述,本片區設重龍鎮、水南鎮為中心鎮。
(二)資中臨空產業承載片區
一是球溪鎮處于片區中心,鎮域內高速、國省干道交通體系完善,南連高樓鎮、西接龍結鎮、向北輻射發輪鎮,交通優勢突出,可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宜設為中心鎮。二是球溪鎮人口最多、城鎮化率最高。三是球溪鎮工業基礎相對片區內其他鄉鎮較為雄厚,工業發展較好,更能支撐臨空產業區的發展。四是球溪鎮擁有中學2所,小學3所,幼兒園3所,擁有較為完備的行政辦公機構和兩處集貿市場,擁有區域養老機構和一級甲等衛生院,公服方面優勢突出。五是本片區為雙強局面,球溪鎮對片區北部的發輪鎮輻射能力相對較弱,且發輪鎮有靠近天府國際機場近的地緣優勢,擁有康養旅游的產業承接能力,因此將發輪鎮作為片區副中心,與球溪錯位發展。在完善發北路、發豐路等交通體系的基礎上,增強片區北部的發展、提升對區域內的輻射帶動能力,作為資中縣對接成都經濟圈的第一站。綜上所述,本片區設球溪鎮為中心鎮、發輪鎮為副中心鎮。
(三)資中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
一是魚溪鎮處于片區中心,通過321國道、歸沙公路等主干道與片區內其他鄉鎮聯系最為緊密,可形成“半小時”交通圈。二是魚溪鎮是片區內人口數量最多,城鎮化率最高的鄉鎮。三是產業方面,魚溪鎮礦產資源豐富、采礦業優勢明顯、服務業初具規模,能更好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四是本片區為雙強局面,羅泉鎮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4A級旅游景區,可協同帶動片區內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鐵佛鎮創建古鎮旅游核。受呈“X”狀的S212道路影響使得羅泉鎮、鐵佛鎮同歸德鎮在空間上的聯系很薄弱。羅泉鎮在人口、城鎮化率方面初具規模,具有集聚的優勢,因此將羅泉鎮也設為片區內的中心鎮,帶動人文—生態旅游為主的片區“走出去”,加強資中縣與成都都市圈的聯動。綜上所述,本片區設魚溪鎮、羅泉鎮為中心鎮。
(四)資中生態康養綠色循環發展片區
一是雙河鎮內有G247國道、縣道貫通,而新橋鎮位于雙河鎮半小時交通圈內,鎮域內交通條件較薄弱。二是雙河鎮人口數量高于新橋鎮,發展潛力和前景優于新橋鎮。三是產業方面,雙河鎮采礦業、內江黑豬、精品農業的等特色產業突出、服務業初具規模,能更好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綜上所述,本片區設雙河鎮為中心鎮。
(五)資中現代農業示范片區
一是銀山鎮內有321國道和省道、縣道,而公民鎮僅有縣道、國道,鎮域內交通條件較薄弱,交通方面銀山鎮優于公民鎮和陳家鎮。二是銀山鎮在常住人口數量以及城鎮化率方面都優于公民鎮和陳家鎮。三是產業方面,三個鎮產業結構相近,但銀山鎮地處內資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關鍵節點,是資中縣規劃的南翼副中心,未來發展前景遠優于公民鎮和陳家鎮。四是地形方面,銀山鎮較公民鎮和陳家鎮更為平坦,并且銀山鎮鄰近沱江,在用水條件方面優于公民鎮和陳家鎮。五是銀山鎮在學校、行政辦公、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方面較公民鎮和陳家鎮更完善。綜上所述,本片區設銀山鎮為中心鎮。
(六)資中糧經統籌示范片區
一是龍江鎮境內有247國道貫通,孟塘鎮、馬鞍鎮半小時到達龍江鎮,龍江鎮更具有交通優勢。二是龍江鎮常住人口數量最多且城鎮化率更高。三是產業方面,三個鄉鎮產業情況類似,但龍江鎮旅游資源更好、旅游發展前景更佳,更能帶動片區內農旅休閑產業。四是公共服務方面,馬鞍鎮養老設施占優,孟塘鎮教育資源更好,龍江鎮的公服設施優勢不突出,但是基于優越的交通優勢,能極大程度的將這些資源整合。綜上所述,本片區設龍江鎮為中心鎮,孟塘鎮為副中心鎮。
(七)資中優質農業提升片區
一是太平鎮與獅子鎮鎮域內僅有縣道,但太平鎮內路網更密集,交通更便利。二是太平鎮常住人口數量更多且城鎮化率更高。三是產業方面,兩個鄉鎮產業相近,以現代農業為主,但太平鎮交通條件更好,產業發展更為便利。四是公共服務方面,太平鎮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更加完備。綜上所述,本片區設太平鎮為中心鎮。
![]() |
![]() |